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食谱大全 食谱大全

麦门冬汤 金匮要略_麦门冬汤金匮要略原文

ysladmin 2024-05-09 人已围观

简介麦门冬汤 金匮要略_麦门冬汤金匮要略原文       麦门冬汤 金匮要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,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。我愿意与您分享我的见解和经验。1.???Ŷ??? ????Ҫ??2.肺

麦门冬汤 金匮要略_麦门冬汤金匮要略原文

       麦门冬汤 金匮要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,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。我愿意与您分享我的见解和经验。

1.???Ŷ??? ????Ҫ??

2.肺痿的治疗要点是什么?

3.麦冬有什么功效和作用?详细点儿

4.麦门冬汤是什么 由哪些成分组成

5.《金匮要略》服药方法护理的探讨(上)

麦门冬汤 金匮要略_麦门冬汤金匮要略原文

???Ŷ??? ????Ҫ??

       王某,女,14岁。患脑膜炎,经西医治愈后,经常口吐涎沫不止,吃东西时尤著,且伴有性情急躁,易怒,舌淡红,苔薄白,脉平不数。据《伤寒论》:“大病差后,喜唾,久不了了,当以丸药温之,宜理中丸”之意,给以理中丸治之,效果不显。又据《金匮要略》“上焦有寒,其口多涎”之意,给以苓桂术甘汤治之,仍无效果。继欲用甘草干姜汤治之,因上述温补无效,遂按虚热肺痿,用麦门冬汤治疗。

        麦冬,党参,半夏,炙草,大枣,粳米,水煎,3剂。

        服3剂后,初见疗效,口吐涎沫有所减少。上方加重半夏、麦冬之用量,每日1剂,连服 20余剂,病况稳定。

肺痿的治疗要点是什么?

        早上起来刷牙,老是干呕,相信大家经常有这样的经历。或者老是感觉自己咽喉中有东西,吐之不出, 咽之不下,好像有一团东西堵着一样。

        这就是慢性咽炎的症状。西医呢,消炎药现在也不好开,国家对抗生素限制还是很严格,而且就算用了抗生素,也不一定起到很好的效果。

        中医认为,这是因为饮食辛辣食物刺激咽喉,或者脾胃受损,清气不能濡养咽喉,或是肾虚导致虚火上炎,也有是因为肝气不疏,郁结在里,气机不利,则咽喉不适。

       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,总体上讲,慢性咽喉炎跟肺和胃的关系比较大。为什么呢? 因为喉与肺相连,咽和胃相连,当肺胃的津液不能濡养咽喉的时候,就会产生咳嗽气喘,咽喉不利,咯痰不爽,口干咽燥,手足心热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
        因此,我们可以从肺胃来治疗咽炎。

        送你六味药,清养肺胃,降逆下气。

        这就是《金匮要略》的 麦门冬汤

        麦冬 养阴生津,润肺清心。

        咽喉的肺胃的门户,麦门冬既养肺胃之阴,又可以清肺胃虚热,是治疗咽炎的良药。

        半夏 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 ,与麦门冬配伍,可减其燥性,又让麦门冬滋而不腻,二药合用相反相成。

        人参 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补脾益肺,生津,安神。

        因此,人参可以大补津液,濡养咽喉,治疗咽喉不爽的感觉。

        甘草 也可以补益脾胃,具有补津液的作用,还可以清热解毒、调和药性。

        大枣 补脾和胃,益气生津,调营卫,解药毒。

        粳米 补中益气,健脾和胃,除烦渴,止泻痢。

        甘草、大枣、粳米都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,脾胃气足,则气机升降正常,气机通利,则咽喉气机调畅。

        诸药合用,则可 清养肺胃,降逆下气。常用于治疗胃阴不足的咽喉炎。

        小结一下,麦门冬汤可以治疗慢性咽喉炎,包括了咳嗽气喘,咽喉不利,咯痰不爽,口干咽燥,手足心热,舌红少苔,脉细数等症状。

        此外,推荐大家同时加用胖大海、菊花、罗汉果代茶饮,效佳。

麦冬有什么功效和作用?详细点儿

       1,肺有燥热

       邪热耗津,误治伤阴,导致肺燥津枯而成为本症状. 

       2,肺气虚冷

       虚热肺痿日旧,或者大病之后,耗气伤阳,气不化津,肺失滋养而发本症状.

       3辨证论治

       虚热型

       证见 咳吐涎沫,其质粘稠,或咳痰带血,咳声不扬,气急喘促,口干咽燥。舌质红而干,脉虚数。

       治法 滋阴清热润肺。

       方药

       1.主方麦门冬汤(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)加减

       处方:党参15克,麦冬12克,法半夏10克,山药18克,玉竹15克,石斛12克,甘草6克。水煎服,每日l剂。

       2.中成药

       (1)百花定喘丸,每次1丸,每日2-3次。

       (2)蛤蚧定喘丸,每次6克,每日2次。

       虚寒型

       证见 吐涎沫,质清稀量多,口淡不渴,短气不足以息,神疲乏力,食少便溏,小便数。舌质淡,脉虚弱。

       治法 温肺益气。

       方药

       1.主方甘草干姜汤(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)加味

       处方:炙甘草9克,干姜12克,党参15克,白术12克,茯苓12克,黄芪12克,大枣5枚。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       肺痿是阴虚肺伤的慢性衰弱疾患。主要症状为咳嗽,吐出稠痰白沫,或伴有寒热,形体消瘦,精神萎靡,心悸气喘,口唇干燥,脉象虚数等症。本病多续发於其它疾病或经误治之后,津液一再耗损,阴虚内热,肺受熏灼而致。若病久伤气或肺中虚寒而致者,则表现为阳虚,患者多涎唾,常吐出涎沫而无咳嗽。可伴有眩晕、遗尿等症状。

       ①肺叶枯萎所致的病证。一作热痿。《金匮要略·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》:“热在上焦者,因咳为肺痿。肺痿之病,从何得之?师曰:“或从汗出,或从呕吐,或从消渴,小便利数,或从便难,又被快药下利,重亡津液,故得之。曰:寸口脉数,其人咳,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?师曰:为肺痿之病。”“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,其人不渴,必遗尿,小便数,所以然者,上虚不能制下故也,此为肺中冷,必弦,多涎唾。”有虚热、虚寒之分。虚热者,咳声不扬,吐稠粘涎沫,口干咽燥,气急喘促,形体消瘦,或见潮热,皮毛干枯,舌干红,脉虚数等。治宜滋阴润肺,清热生津,用举肺汤、元参清肺饮、麦门冬汤、清燥救肺汤、紫菀散等方。虚寒者,形寒神疲,唾涎沫,口不渴,小便数,舌质淡,脉虚弱等。治宜温肺益气,用甘草干姜汤,或人参、白术、茯苓等药。

       ②传尸之一种。《外台秘要·传尸方》谓传尸之疾气急咳者,名肺痿。参传尸条。

       ③指皮毛痿。《医宗必读·痿》:“肺痿者,皮毛痿也。”参见皮毛痿条。

麦门冬汤是什么 由哪些成分组成

       药源相关

       麦冬成品

       来源考证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

       ①《吴普本草》:“麦门冬,生山谷肥地,叶如韭,肥泽丛主,采无时,实青黄。”

       ②《别录》:“麦门冬,叶如韭,冬夏长生,生函谷川谷及堤坂肥土石间久废处。二月、三月、八月、十月

       麦冬

       采,阴干。”

       ③陶弘景:“函谷即秦关,而麦门冬异于羊韭之名矣,处处有,以四月采。冬月作实如青珠,根似穬麦,故谓麦门冬,以肥大者为好。”

       ④ 《本草拾遗》:“麦门冬,出江宁,小润;出新安,大白。其大者苗如鹿葱,小者如韭菜。大小有四种,功用相似,其子圆碧。”

       ⑤《本草图经》:“麦门冬,今所在有之。叶青似莎草,长及尺余,四季不雕,根黄白色,有须根,作连珠形,四月开淡红花,如红蓼花,实碧而圆如珠。”

       ⑥《纲目》:“麦门冬,古人惟用野生者,后世所用多是种莳而成。其法四月初采根,于黑壤肥沙地栽之,每年六月、九月、十一月三次上粪及芸灌,夏至前一日取根洗晒收之。其子亦可种,但成迟尔。浙中来者甚良,其叶似韭而多纵文,且坚韧为异。”

       ⑦《增订伪药条辨》:“按麦门冬,出杭州笕桥者,色白有神,体软性糯,细长皮光洁,心细味甜为最佳。安徽宁国、七宝,浙江余姚出者,名花园子,肥短体重,心粗,色白带黄,略次,近时市用,以此种最多。四川出者,色呆白短实,质重性粳,亦次。湖南衡州、耒阳县等处亦出,名采阳子,中匀,形似川子,亦不道地。大者曰提青,中者曰青提,小者曰苏大、曰超级大等名目,以枝头分大小耳。”

       别称麦门冬、麦冬、杭麦冬、浙麦冬、寸冬、寸麦冬、炙麦冬、朱麦冬、朱寸冬、辰麦冬、辰寸冬、鲜麦冬;

       药方名朱砂拌麦门冬等处方中写麦门冬、麦冬、寸冬指生麦冬。为原药材去杂质,洗净晒干入药者。炙麦冬为净麦冬用文火炒至微黄入药者。减缓寒凉,养阴而不腻胃。朱麦冬又名朱寸冬、辰麦冬、辰寸冬。为净麦冬喷水少许微润,将朱砂细粉撒布均匀,使朱砂粉与麦冬粘连一块而入药者。偏于镇惊安神。鲜麦冬为其鲜品洗净入药者。[4]

       商品名浙麦冬:又名杭麦冬、笕麦冬。为产于浙江杭州笕桥一带者,后泛指产于浙江者。品质最优,为地道药材。主产于浙江余姚、杭州、慈溪、萧山等地。

       川麦冬:又名川冬,主产于四川绵阳地区,以涪江冲积平原所产麦冬为佳品,又称涪城麦冬,销全国并有出口。

       连心麦冬:不抽去心者。去心麦冬:为抽去心者。均以个大、肥壮、半透明、质柔、色黄白、有香气、嚼之发粘、干燥无须根者为佳。

       药物来源该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(沿阶草)Ophiopogon japonicus (T.f)Ker-Gawl.的干燥块根。夏季采挖,洗净,反复暴晒、堆置,至七八成干,除去须根,干燥。

       根。叶丛生于基部,狭线形,长10~30厘米,宽因品种不同粗细有异。花茎常低于叶丛,稍弯垂,花淡紫色总状花序,花生于苞片下,每个苞片内1-2朵,花期5~8月。果黑蓝色。该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(L.f)Ker-Gawl. 的干燥块根。夏季采挖,洗净,反复暴晒揉搓、堆置,至七八成干,除去须根,干燥。

       性状该品呈纺锤形,两端略尖,长1.5~3cm,直径0.3~0.6cm。表面黄白色或淡黄白,有细纵纹。质柔韧,断面黄白色,半透明,中柱细小。气微香,味甘、微苦。

       炮制方法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轧扁,干燥。

       贮藏环境置阴凉干燥处,防潮。

       药物性状该品呈纺锤形,两端略尖,长1.5~3cm,直径0.3~0.6cm。表面黄白色或淡**,有细纵纹。质柔韧,断面黄白色,半透明,中柱细小。气微香,味甘、微苦。

      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2010年版规定:该品采用冷浸法测定,水浸出物不得少于60.0%。含水分不得过18.0%。总灰分不得过5.0%。含麦冬总皂苷以鲁斯可皂苷元(C27H4204)计,不得少于0.12%,该品按干燥品计算。

       药性论述

       性味归经甘,微苦,微寒。归心、肺、胃经。

       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,润肺清心。用于肺燥干咳,阴虚痨嗽,喉痹咽痛,津伤口渴,内热消渴,心烦失眠,肠燥便秘。

       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块根,临床常用品有去心与不去心之分,去心之说最早见于陶弘景《名医别录》,谓麦冬如不去心可令人心烦。然后世医家反对者众多,如吴鞠通每用麦冬则注明不去心,谓麦冬有心可以心入心,直清心经之热。笔者认为似无争论之必要,由于中国各地用药习惯不同,可入乡随俗,不必苛求。如欲用其入心清热,可用朱砂拌之,称为辰麦冬。

       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,滋阴清心多连心用。

       麦冬

       1、清心除烦:适于内热扰心之证。

       a、温病邪热入营,身热夜甚,烦躁不安。

       b、热伤气阴,心烦口渴,汗出体倦者。

       c、心阴不足,心烦不眠,舌红少苔者。

       2、养阴润肺:主治阴虚肺燥,干咳、燥咳,劳热咳血等证。

       3、益胃生津:善治胃阴不足,舌干口渴,纳呆不饥等证。此外,还可用治阴虚肠燥,大便秘结者。

       药物功效

       1.养阴清热治疗阴虚内热或热病病伤津、心烦口渴。

       2.润肺止咳 治疗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、痰稠、气逆。

       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~20克;或6~12克入丸、散。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,滋阴清心多连心用。

       注意事项凡脾胃虚寒泄泻,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。

       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“地黄、车前为之使。恶款冬、苦瓠。畏苦参、青蘘。”

       ②《药性论》:“恶苦芺[音ǎo]。畏木耳。”

       ③《纲目》:“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。”

       ④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“忌鲫鱼。”

       ⑤《本草经疏》:“虚寒泄泻、痘疮虚寒作泻、产后虚卓泄泻者,咸忌之。”

       ⑥《药性纂要》:“胃寒而多湿痰者勿用。”

       ⑦《本经逢原》:“风热暴咳,咸非所宜。麻疹咳嗽,下可误用。”[5]

       1、麦冬临床使用安全性好,动物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药毒性很小。

       2、有报道服用麦冬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心慌、烦躁、全身红斑、瘙痒。

       3、麦冬性寒质润,滋阴润燥作用较好,适用于有阴虚内热、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,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、寒湿、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。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,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,出现痰多口淡、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。

       临床应用

       1.阴虚燥咳、咯血等:麦冬、天冬、川贝各9g,沙参、生地各15g,水煎服。

       2.热病心烦不安:麦冬、栀子、竹叶各9g,生地15g,莲子心6g,水煎服。

       3.糖尿病:党参、麦冬、知母各9g,竹叶、天花粉各15g,生地12g,葛根,获神各6g,五味子、甘草各3g,水煎服。

       4.萎缩性胃炎:党参、麦冬、沙参、玉竹、天花粉各9g,乌梅、知母、甘草各6g,水煎服。

       5.阴虚内热、津少口渴 :麦冬、石斛各9g,玉竹、生地各12g,水煎服。[6]

       付方[7] 麦冬甘、微苦、凉、滋阴生津、润肺止咳、清心除烦,麦冬主治热病伤津、心烦、口渴、咽干肺热、咳嗽、肺结核。

       麦冬配元参,一清一滋,金水相生,养阴润肺,生津止渴,用治小儿阴伤咳嗽,不食,苔花剥者有效。

       麦冬配五味子,酸甘化阴,守阴所以留阳,阳留汗自止。功能养阴敛汗,用治阴虚汗多,心悸,肺虚久咳,少痰或痰粘不爽等。

       1、麦冬治燥伤肺胃阴分,或热或咳者:沙参15克,麦冬15克,玉竹10克,生甘草5克,冬桑叶7.5克,扁豆7.5克,花粉7.5克。水五杯,煮取二杯,日再服。(《温病条辨》沙参麦

       即将成熟的麦冬

       冬汤)

       2、麦冬治热伤元气,肢体倦怠,气短懒言,口干作渴,汗出不止,脚欹眼黑,津枯液涸:人参25克,麦门冬(去心)15克,五味子10克(碎)。水煎,不拘时温服。(《千金方》生脉散)

       3、麦冬治吐血,衄血不止:生麦门冬汁五合,生刺蓟汁五合,生地黄汁五合。相和,于锅中略暖过,每服一小盏,调伏龙肝末5克服之。(《圣惠方》麦门冬饮子)

       4、麦冬治燥伤胃阴:玉竹15克,麦冬15克,沙参10克,生甘草5克,水五杯,煮取二杯,分二次服。(《温病条辫》玉竹麦门冬汤)

       5、麦冬治衄血不止:麦门冬、生地黄,每服50克,水煎。(《济生方》麦门冬饮)

       6、麦冬治疟伤胃阴,不饥,不饱,不便,潮热,得食则烦热愈加,津液不复者:麦冬五钱(连心),火麻仁四钱,生白芍四钱,何首乌三钱,乌梅肉二钱,知母二钱。水八杯,煮取三杯,分三次温服。(《温病条辨》麦冬麻仁汤)

       7、麦冬治齿缝出血成条:人参八分,茯苓、麦冬各一钱。水煎温服。(苏轼麦门冬汤)

       8、麦冬治阳明温病,无上焦症,数日大便不通,当下之,若其人阴素虚,不可行承气者:元参一两,麦冬八钱,生地八钱。水八杯,煮取三杯,口干则与饮令尽,不便,再作服。(《温病条辨》增液汤)

       9、麦冬治骨蒸肺痿,四肢烦热,不能食,口干渴:麦门冬(去心,焙)、地骨皮各五两。上二味粗捣筛,每服五钱匕。先以水二盏,煎小麦一合,至一盏半,去麦入药,煎至一盏,去滓,分温二服,空腹食后各一。(《圣济总录》麦门冬汤)

       阳作仁原创麦冬花叶图册(20张)

       10、麦冬治消渴,喉干不可忍,饮水不止,腹满急胀:麦门冬(去心,焙),乌梅(去核取肉,炒)各二两。上二味粗捣筛,每服三钱匕,水一叠,煎至半盏,去滓,食后温服,日三。(《圣济总录》麦门冬汤)

       11、麦冬治肺痈涕唾涎沫,吐脓如粥:麦门冬(去心,焙)二两,桔梗(去芦头)五两,甘草(炙,锉)三分。上三味粗捣筛,每服三钱匕,水一盏,青蒿心叶十片,同煎至七分,去滓温服。稍轻者粥饮调下亦得。(《圣济总录》麦门冬汤)

       12、麦冬治患热消渴:黄连一升(去毛),麦门冬五两(去心)。上二味,捣筛,以生地黄汁、栝楼根汁。牛乳各三合和,顿为丸如梧子,一服二十五丸,饮下,日再服,渐渐加至三十丸。(《外台秘要方》)

       13、麦冬治虚热上攻,脾肺有热,咽喉生疮:麦门冬一两,黄连五钱。上为末,蜜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食前麦门冬汤下。(《普济方》麦门冬丸)

       14、麦冬治火逆上气,咽喉不利:麦门冬七升,半夏一升,人参二两,甘草二两,粳米三合,大枣十二枚。上六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六升,温服一升,日三夜一服。(《金匮要略》麦门冬汤)

《金匮要略》服药方法护理的探讨(上)

       是中医一种药方的名字,由麦门冬、半夏、人参、甘草、粳米、大枣组成。

       麦门冬汤主治虚热肺痿。咳嗽气喘,咽喉不利,咯痰不爽,或咳唾涎沫,口干咽燥,手足心热,舌红少苔,脉虚数。胃阴不足证。

       呕吐,纳少,呃逆,口渴咽干,舌红少苔,脉虚数。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扩张、慢性咽喉炎、矽肺、肺结核等属肺胃阴虚,气火上逆者。

       该方多运用在治疗肺胃阴虚,气机上逆所致咳嗽或呕吐之常用方。临床应用以咳唾涎沫,短气喘促,或口干呕逆,舌干红少苔,脉虚数为辨证要点。

扩展资料

       该方中含有较多麦门冬,虚寒泄泻、湿浊中阻、风寒或寒痰咳喘者均禁服。

       1、《品汇精要》:“寒多人不可服。

       2、《药性纂要》:“胃寒而多湿痰者勿用。”

       3、《本经逢原》:“风热暴咳,咸非所宜。麻疹咳嗽,不可误用。”

       4、《本草经疏》:“虚寒泄泻、痘疮虚寒作泻、产后虚寒泄泻者,咸忌之。”

       百度百科-麦门冬

       百度百科-麦门冬汤

       《金匮要略》一书是汉代张仲景所著,时经2000余年,历代医家勤耕细读,著述达数十百家,但对护理方面研究文章尚不多见,今仅将其服药方法护理作一阐述。

        1服药温度《金匮要略》对服药方法十分讲究,因病证不同,则用药亦异,故而服药的温度亦有不同,在《金匮要略》中,服药温度大致可分为温服、小冷服、和适寒温服三种情况。

        ①温服: 《金匮要略》中明文记载温服的方剂总计118 方。如栝楼桂枝汤、甘草泻心汤、栝楼薤白白酒汤。

        ②小冷服:记载小冷服者一处,为生姜半夏汤。

        ③适寒温服:如桂枝汤。

        2服药时间与次数

        ①顿服: 《金匮要略》中顿服者可见15 处。虽有顿服,顿服之,顿服尽,顿服一半之不同,但顿服之义明确。如升麻鳖甲汤、麻黄醇酒汤、红蓝花酒方。

        ②昼日服:昼日服者分为平旦温服、日一服、不可一日再服、日二服、日三服、日再服等。记载一日三服者共计36 方,如白虎加人参汤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黄芪桂枝汤温服三合,日三服。五苓散日饮服方寸匕,多饮暖水,寒出愈等等。日一服者或不可一日再服者有三,如候氏黑散、排脓散为日一服;大乌头煎不可一日再服。平旦服之者一处,为十枣汤。日二服者有一,为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。

        ③昼夜服:昼夜服分为日三夜一服、日再夜一服、日三夜二服、至夜尽等。日三夜一服者有六,如皂荚丸、麦门冬汤、奔豚汤、生姜半夏汤,白术散,半夏厚朴汤;日再夜一服者有二处,为赤丸、黄芩加半夏生姜汤;日三夜二服者有竹皮大丸;至夜尽者有泽漆汤。

        ④二次服(未定时) :分温二服者黄土汤、小承气汤。

        ⑤三次服(未定时) :记载的分温三服者,计32 方,如枳实薤白桂枝汤、大黄附子汤等。

        ⑥再服:记载再服、更服、二次服或重服一次者共31方,如大建中汤、桂枝加黄芪汤。

        ⑦先食服(饭后服) :先食服者有五,如乌头赤石脂丸、赤丸、己椒苈黄丸、茵陈五苓散、乌梅丸。

        ⑧食前服:食前服有三,鳖甲煎丸、薯蓣丸、桂枝茯苓丸。

        ⑨常服:常服者一处,为当归散。因病服:蜀漆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。温疟加蜀漆半分,临发时服一钱匕。

       好了,今天关于“麦门冬汤 金匮要略”的话题就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“麦门冬汤 金匮要略”有更全面、深入的认识,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。